Back
FXTrading.com \ FXT Analysis \ 香港會繼續維持聯繫匯率制嗎?  

香港會繼續維持聯繫匯率制嗎?  

自今年年初以來,在美聯儲率先採取鷹派貨幣政策,以遏制其高級官員未預見到的長期惡性通脹事件後,美元強勁升值。 
 
美元的快速升值對國際市場具有高度破壞性,並可能給新興經濟體帶來巨大的痛苦。對於大量借入美元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只要美元升值,它們的債務負擔就會進一步增加。 
 
美元升值也有可能給任何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經濟體帶來問題。 
 
這是因為為了維持聯繫匯率制,各國央行需要將其貨幣政策決策與美聯儲的決策掛鉤。然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可能完全不適合當地經濟環境,甚至可能與他們的利益背道而馳。 
 
金融中心香港現在面臨的可能就是這種情況,自 1983 年以來,香港實施了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元兌美元匯率保持在 7.75 至 7.85 港元的範圍內。 

為了維持聯繫匯率制,並配合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通過大量買進港元,提高利率,減少在岸銀行體系的流動性。 
 
然而,目前香港經濟的情況與美國完全不同。儘管美國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與極速通脹作鬥爭,但香港 8 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僅同比攀升 1.9%。香港 9 月份的同比通脹率確實躍升至 4.1%,但仍遠低於美國繼續徘徊在 8% 以上的水平。 
 
因此,金管局不像美聯儲那樣迫切需要通過加息來抑制通脹。 
 
如果香港經濟有什麼可以做的,那就是放鬆貨幣政策,以應對中國堅持“零疫情”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以及就在幾年前爆發的一系列內亂和政治動盪對當地金融和旅遊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雖然通脹一直比較溫和,但香港的經濟在 2022 年表現不佳。繼第一季度收縮 3.9% 之後,2022 年第二季度的 GDP 按年度計算收縮 1.3%。 
 
然而,金管局通過購買本幣維持聯繫匯率制的努力,導致銀行間流動性自 5 月以來萎縮了 70%,嚴重阻礙了金融體係為經濟提供支持的能力。 10 月 21 日,香港的總餘額(衡量銀行同業流動性的指標)約為 1,000 億港元,而 5 月為 3,300 億港元。 
 
鑑於在面對一套完全不同的經濟條件的情況下,模仿美聯儲的鷹派立場所帶來的問題,人們猜測香港可能會打破與美元掛鉤以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然而,其他觀察人士指出,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對香港的金融穩定及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因為它創造了一種既穩定又高度可兌換的貨幣。鑑於北京實施資本管制,這使其對國際投資者俱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人民幣則不然。 
 
此外,香港還保留著充足的外匯儲備,以捍衛聯繫匯率制。截至 8 月底,其外匯儲備約為 4,318 億美元。